“我90歲了,1958年入黨,在和家樓生活了一輩子。這幾年看到村子一點點變好,我非常高興。感謝大唐派來這么好的駐村干部,感謝大唐的傾力幫扶,感謝黨的鄉村振興好政策!” 曾任陜西省澄城縣寺前鎮和家樓村黨支部書記的韓志剛在領取“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時,飽含深情地說。

中國大唐集團定點幫扶村——陜西省澄城縣寺前鎮和家樓村。丁凡攝
寺前鎮和家樓村坐落在渭北高原澄城縣東南部,這里溝壑縱橫,自然條件較差。全村3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384戶1258人,其中黨員4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186人。長期以來,該村集體經濟乏力、群眾創業積極性不高、人居環境差,屬于典型的貧困村,排名位于鄉鎮倒數,群眾有意見,領導直搖頭。
?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右1)勉勵駐村干部履職盡責,助力鄉村振興。楊清直攝
2018年5月,和家樓成為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的定點幫扶村。近幾年來,中國大唐連續向該村選派了三任駐村干部,經過不懈努力,和家樓村集體經濟已初具規模,一、二、三產業基本成型,村民從貧困逐步走上了鄉村振興的富裕道路,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省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和“渭南市集體經濟發展示范村”。
黨建引領 鑄就堅強堡壘
“中國大唐給我們援建了黨員活動室、粉條加工廠、蔬菜大棚等。現在,每一項承諾都變成了現實,我們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和家樓村脫貧戶韓紅升激動地說。
作為大唐集團派駐和家樓村第一任駐村書記,王朝瑞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與村干部、黨員、群眾充分溝通交流,掌握村情民意。當得知產業發展落后和支部陣地建設方面存在問題時,立即與大唐集團在澄城掛職的第一任副縣長王兵協商,積極匯報地方政府和集團公司黨組,爭取費用和項目支持,最終將資金落實到位。
第二任書記趙浩君和書記助理劉勇接續奮斗,結合村里實際、經濟發展現狀、貧困戶脫貧愿望和幫扶工作重點,編制了和家樓村2018至2020年三年幫扶規劃和年度計劃。大唐集團本部捐贈30萬元黨費,建成120平米黨員活動中心,有效改善了黨建、村務服務基礎設施。
第三任書記姚敏成和書記助理丁凡在實際工作中,將中國大唐和大唐陜西發電公司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
大唐陜西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江海(左1)到和家樓粉條廠檢查指導工作。 楊清直攝
在中國大唐和大唐陜西發電公司鄉村振興辦公室等相關部室的指導下,他們堅持把“支部建在產業鏈、把黨員聚在產業鏈、讓群眾富在產業鏈”,引導黨員帶頭發展產業,提高家庭收入,擴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激發村民干事創業熱情,在黨支部的鼓勵引導和培育下,涌現出一批致富帶頭人。
村民韓曉莉想發展家庭產業,但苦于無技術、無銷路,有勁使不上。黨支部和駐村干部積極進行扶志扶智,爭取扶持項目,開展技術培訓,消費幫扶兜底,幫助她自建一個設施果蔬大棚,委托經營他人的一個大棚,還種植了黃花菜、花椒、核桃、梨樹等,產出的高品質瓜果供不應求,每年家庭收入達到10余萬元,成為了全村致富帶頭人。

?
在中國大唐援建的黨員活動中心,駐村干部組織和家樓村黨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任永紅攝
產業幫扶 開拓致富之路
“中國大唐筑巢引鳳,進行產業幫扶,激活了農村內生動力,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和家樓村老百姓基本都過上了小康生活。”澄城縣副縣長杜占利動情地說。
作為分管領導,大唐陜西發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江昔兵經常下鄉入戶,通過實地調研,結合村情,提出了“推進產業幫扶,絕不讓一名群眾返貧”的要求。
三任駐村干部明白,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經濟振興,目標是全體村民共同富裕。他們把經濟振興作為主要任務,通過走訪調研了解,結合當地土壤種植條件和渭北居民飲食習慣,聯系大唐集團投資100萬元,爭取到政府幫扶資金80萬元,援建了紅薯粉條加工廠,積極對接政府相關部門,取得各類生產許可和經營銷售資格。現在,每年產粉條30萬斤,產值約200萬元,可實現利潤50萬元。
大唐集團先后投資112萬元,援建11座溫室大棚和2座春秋大棚,形成了櫻桃和脆瓜兩個產業園,配套建成了包裝車間、標準化晾曬車間、電商服務平臺等項目,一個標準化包裝晾曬基地、一所村級電商服務平臺、三個產業園的“113”發展格局初具規模。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100萬元,實現了“以種植業為基礎、以農副產品加工為核心、以品牌化包裝及電商營銷為手段”的全產業鏈。

?
中國大唐援建和家樓村的設施大棚。張昌攝
在駐村干部的幫助下,2018到2021年,和家樓村集體經濟資產總額實現從0到400萬元的“量變”;人均年純收入從9800元提高到13000元,2022年經過測算將達15000元,首次超過澄城縣平均水平,一般農戶和脫貧戶均實現了有效增收。和家樓村從鎮上排名倒數成為全市集體經濟示范村、文明村鎮,整體風貌實現“質變”。2022年5月,中國大唐產業幫扶模式被陜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
消費幫扶 打造特色品牌
“雖然我們的粉條是純手工制作,質量非常好,但酒香還怕巷子深,銷路仍存在問題。現在有了大唐的消費幫扶和大力推廣,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這么好的粉條賣不出去了。”和家樓村粉條廠負責人彭三麗說道。
粉條廠和設施大棚相繼投產后,駐村干部嚴把食品衛生關、質量關,會同村“兩委”注冊“溝窩窩”農副產品商標,但由于地處偏僻,銷售手段單一、品牌效應缺乏,加之疫情影響等諸多因素,銷路一直不盡如人意。
在幫扶干部努力下,中國大唐每年拿出約100萬元兜底,用于和家樓村的消費幫扶。隨后,幫扶干部積極聯系當地知名電商平臺和線下超市進行推廣。2021年“溝窩窩”牌農副產品取得十四運特許商品授權。隨著關注度的上升,和家樓村農副產品銷量猛增,訂單供不應求,和家樓集體經濟成為當地的“明星”產業。
近幾年來,由于疫情影響,加之持續不斷的災害天氣,和家樓村農戶都不同程度遭遇到瓜果減產、果品難賣等情況,群眾心急如焚,每一次面對困難,都是中國大唐挺身而出,為村民排憂解難。
2021年4月底,到任不到兩周的第一書記姚敏成,得知村集體大棚種的“綠寶寶”甜瓜集中成熟了六七千斤,但因疫情影響滯銷,如不及時銷售,就要爛在地里,群眾將損失慘重。姚敏成第一時間向大唐陜西發電公司進行匯報,經過公司鄉村振興辦公室協調,安排就近的大唐秦嶺發電公司緊急購買,解決了村民燃眉之急。

?
駐村干部進行帶貨直播,幫助和家樓村銷售農特產品。
2022年7月,在“央企消費幫扶興農周”中,幫扶干部丁凡“變身”帶貨主播,為和家樓村農副產品代言,并與其他兩名同事,向大家分享鄉村振興政策帶來的轉變,在線推介澄城農副產品。當天累計進入直播間流量達7.5萬人次,僅一個小時就幫助和家樓村銷售50余萬元的產品。

?
駐村干部組織和家樓村部分黨員代表外出參觀學習。丁凡攝
為進一步打開市場銷售渠道,面對各種不利影響,駐村干部及時匯報大唐集團派駐澄城掛職的第二任副縣長王東,在大唐陜西發電公司工會、黨建部的幫助下,聯系大唐在陜20余家企業,開辟“綠色通道”,通過消費幫扶、工會采買、食堂采購、個人購買等方式,將和家樓村農副產品銷售一空,解決了村民的“急難愁盼”。幾年來,中國大唐消費幫扶和家樓村累計金額已超過400萬元,用實際行動打通了農特產品生產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真幫實扶 創造幸福生活
“這幾年,從村容村貌改造到植樹綠化,從垃圾處理到巷道美化,從基礎設施投入到子弟入職大唐,和家樓村變化非常大,處處都體現出央企的真幫實扶。”在澄城縣“十佳集體經濟示范村”頒獎現場,領獎的和家樓村黨支部書記王安朝說出了心里話。
近幾年來,駐村干部在致力打造產業興旺、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同時,不斷優化和家樓人居環境,增強群眾幸福感、自豪感和安全感。先后爭取各項資金800余萬元,實施灌溉渠、照明設施、道路硬化、新村部、飲用水系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六大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工程。近期又完成兩座村級污水處理站的建設和運行,極大地提升了整村排污能力,為全面實現“廁所革命”提供了基礎保障。
駐村第一書記姚敏成發揮建筑專業特長,設計改造了“一部兩中心”(村部、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創建了10余家美麗庭院,繪制了200米文化藝術墻,用以記錄和家樓村的變化。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和村莊環境整治等一系列舉措,和家樓村實現舊貌換新顏。
5年來,對村民開展了30余場專業技術培訓,內容涉及大棚管理、櫻桃及其他果樹修剪、花椒種植加工等技術,人數超過600人次。每年8月,召開教育座談會,對當年考入大學的學生進行獎勵,營造尊師重教氛圍,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成為國家有用人才。

村民在中國大唐援建的溫室大棚工作。任永紅攝
和家樓村的李鵬飛畢業于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家中6口人,生活比較拮據。2018年,他家溫室大棚的西紅柿賣不出去,駐村干部聯系大唐集團,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滯銷的西紅柿。李鵬飛畢業后,在外漂泊多年。這時中國大唐招聘澄城縣貧困大學生的喜訊,讓他如愿以償進入大唐陜西新能源公司工作。他滿懷感激地說:“感恩政府對我家全方位的幫扶,入職大唐使我的人生發生根本性變化。我要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報效國家。”李文博家因學致貧,是和家樓村的建檔立卡脫貧戶,他本人大專畢業,家庭經濟情況較差。他被招聘到了就近的大唐蒲城發電公司工作。入職當天,駐村干部親自把他送到廠里,叮囑他努力工作,回報社會。幾年來,駐村干部積極為符合條件的學生穿針引線,該村已有4名學生入職大唐集團,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描繪藍圖 實現鄉村振興
“中國大唐的駐村干部比我們還了解和家樓村,誰家老人生病了,誰家添了個娃娃,誰家有多少畝地,哪里還能發展產業,他們都清楚!”和家樓村脫貧戶韓仲民豎起了大拇指。
2022年,駐村干部主要在定點幫扶“輸血變造血”方面下功夫。他們聯系中國大唐繼續投入60萬元,幫扶和家樓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鼓勵外出務工村民陸續回鄉創業。目前,和家樓村常住人口已超過總人數一半以上,僅村集體經濟產業就可直接帶動脫貧戶就業26戶42人,集體產業帶動農戶發展農業大棚40座,種植櫻桃、紅薯、核桃、黃菜花等1000余畝,形成產業支撐和品牌效應,客商絡繹不絕,村民信心十足,干事創業積極性大幅提高。
為確保鄉村振興接續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針,推進五大振興,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原則,駐村干部集中群眾智慧,編制了《和家樓村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21-2025年),依托渭南旱塬良好的生態環境、特色農業和產業基礎,按照“一心一帶一環兩園三區”(“一心”為鄉村綜合服務中心,“一帶”為沿田沿溝生態保育帶,“一環”為生態農文旅觀光環,“兩園”是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和生態宜居美麗家園,“三區”高效農業、特色產業、糧食安全三大區域)鄉村振興空間的發展思路,積極謀劃產業項目,拓展產業鏈條,將和家樓村打造成以“現代農業+農特加工+生態休閑”為特色的產業融合型先行示范村。
今日的和家樓,田野郁郁蔥蔥,四季瓜果飄香,集體經濟蒸蒸日上,群眾收入不斷增長,一派生機盎然、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從昔日的“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中國大唐駐村干部將堅守熱土,不忘初心,履職盡責,帶領廣大村民踔厲奮發,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