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荊楚大地,一片生機盎然。被譽為“中國小龍蝦之鄉”的湖北潛江,集團公司在鄂的全球首臺套百兆瓦時級鈉離子儲能科技示范項目,突破科技的枷鎖,讓能力匯聚,一臺臺充電組柜,穿越黑夜的“孤獨”,將一股股綠色清潔能源向千家萬戶送去“光明”。大唐湖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譜寫了在新型儲能戰線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的精彩華章。
向“綠”而動
大唐湖北潛江100兆瓦/200兆瓦時鈉離子新型儲能電站項目是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示范項目,同時也是湖北省首批新型儲能電站試點示范項目,獲評“2024年國家能源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入選“2024年全國發電設備行業十大科技創新”。
該項目實現了鈉離子新型儲能技術在全球的首次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關鍵核心技術裝備100%國產化,電能管理系統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系統效率可達80%以上。通過削峰填谷,結合調峰、一次調頻、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等功能,有效的平衡了電力系統供需關系、促進了新能源“綠電”消納,提升了電網靈活性調節能力和穩定性,緩解了階段性供電特性,保障了區域能源供應穩定可靠。
投產一年以來,該項目完成充放電290次,匯聚電量近3000萬千瓦時,為近8000余戶家庭提供一年用電,減排二氧化碳約2.73萬噸,節約標煤近萬噸。
向“高”攀登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大唐湖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高質量發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時間賽跑、以實干開路、靠攻堅闖關,一次又一次的攀登,創造無限可能。
對比應用較廣泛的磷酸鐵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在安全性、低溫性能方面存在優勢,且所需原材料在國內儲量更豐富,技術路線得到行業一致認可。但在此之前,國內并無任何一門技術團隊擁有大容量鈉離子儲能電站的運營經驗。
“既要解決儲能系統方案,關鍵核心技術裝備都實現了100%國產化,我們就一定要踏出一條適用于鈉離子儲能電站的運營之路。”潛江鈉離子黨員突擊隊隊長徐棟立下決心。通過開展大型鈉離子儲能電站EMS系統研究,實施電站單元級SOC均衡等技術研究,實現充放電策略動態優化,降低簇間“木桶效應”,提高了儲能電站運行控制靈活性。
經過該場站團青技術工作小組反復鉆研,首創基于電池狀態精準評估的BMS系統等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經一年運營,電站各系統匹配程度高、控制準確,在全部充放電過程中無異常指令發生,在特殊工況下全部指標均滿足保供要求,保障了電網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向“遠”前行
“在工作中鉆研,在鉆研中突破,在突破中創新。”大唐湖北潛江100兆瓦/200兆瓦時鈉離子新型儲能電站項目,運營一年以來,不僅充分發揮電網“充電寶”的作用,有效緩解區域電網高峰供電壓力,也為推進儲能產業技術自主,推動鈉離子電池儲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樹立了嶄新標桿。
一年來,大唐湖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時刻聚焦新型儲能領域前沿技術,通過現場作業充放電期間參數監視,對儲能電池狀態進行實時安全評估,加強與電網公司、高校院所儲能技術交流和異常分析,成功解決了“BMS保護控制策略與電池管理關鍵算法研究”等四大核心課題研究,申報了《一種鈉離子儲能系統與智能電網協同優化調度方法及系統》等13項發明專利,取得《一種提升鈉離子電池熱性能的液冷循環結構》等11項實用新型專利,發表《考慮電池壽命的電池、熱能、氫能多能互補系統的容量優化配置》等4篇論文,推動了科技創新,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與創新發展、安全發展深度融合,實現技術創新和實踐應用雙向突破。
于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湖北公司“小企業大作為”擊鼓催征,以“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的堅強韌勁,為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增添強勁動力,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