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唐國際金壇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以奮斗者為本、讓奮斗者出彩”的人才理念,以“出經驗、出管理、出標準、出技術、出人才”為目標,著眼長效機制體系建設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為企業干部人才培養和員工素質能力提升賦能。
筑基:健全體系機制,激活人才培養一池春水
完善的體制機制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基礎,金壇熱電公司持續修訂完善《員工持證上崗實施細則》《內部培訓師實施細則》《員工職業發展雙通道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明確了管理、技術、技能序列的崗位職級晉升原則、條件、方法、流程等,建立長板凳計劃和后備人才庫,將崗位晉升變“相馬”為“賽馬”,充分激發廣大員工干事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進一步加速青年人才培養使用力度,該公司制定《2024-2028年干部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在用好各年齡段干部的基礎上,加強“90后”青年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卓越青年”計劃的輻射帶動作用,營造人盡其才、競爭擇優、公平公正的良好環境,激發青年員工成長的內生動力。
新員工作為企業的“新鮮血液”,他們的發展無比關鍵,金壇熱電公司從薪酬、崗位兩個方向給予激勵。一方面,該公司將培訓期的考試成績與工資掛鉤,設立專項獎勵基金,另一方面,該公司給新員工設定了提前轉正的綠色通道,對于培訓期學習成績好、工作表現好、思想道德好的員工提前給予轉正,目前2017—2025年進廠96名新員工中,共有19人提前轉正,占比達到20%,充分激活人才培養一池春水。
破局:讓每顆螺絲釘都能成為“精密齒輪”
“每一位員工都有自己的特長,都有合適自己的培養方式,毋庸置疑的是,只要找對方向用對方法,每一個人都能實現從‘螺絲釘’到‘精密齒輪’的蛻變”,這是金壇熱電公司培訓管理人員最常說的話。
金壇熱電公司根據新員工自身特點,結合崗位需求制定個性化崗位培訓學習計劃,定期組織實施、評估,形成新員工培訓檔案。該公司持續深化“理論+實操+競賽”培訓模式,以“現場課堂+電子課堂”的方式持續開展“人人上講臺”活動,結合公司實際把培訓課堂搬到現場,發電部每輪值、設備部每周、管理科室每月開展針對性培訓。通過“請進來”方式邀請廠家技術人員、行業專家進入公司授課,以“走出去”方式組織員工參加廠家舉辦的培訓班、兄弟單位大小修,學習成熟經驗技能。該公司生產部門各班組制定培訓計劃,開展以考問講解、事故預想、反事故演習、技術問答、技術講課、仿真機、技術競賽等多種形式的培訓,確保每一次培訓“真有效”員工“真需要”,幫助員工快速提升職業技術水平,成為所在崗位的“精英”。
歸真:把培訓“準星”對準生產經營“靶心”
金壇熱電公司始終聚焦生產經營需求開展日常培訓,將員工自身發展和公司生產經營指標的潛在效益相結合。通過開展針對性培訓,提高員工履職能力,促進安全生產,同時為員工自身崗位晉升和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該公司制定為期兩年的“學制度、明標準、促提升”專項管理提升活動,以“制度大講堂”形式,部門主任帶頭定期講課,“周學、月講、季考”開展制度學習。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難點、堵點,金壇熱電公司成立運行技術、燃機技術攻關組,通過制定項目攻關計劃,明確攻關項目責任人及完成時間,激發員工攻堅克難、自主學習的內生動力,鼓勵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在“干中學、學中干”,充分發揮個人才能,打造專家人才隊伍。
該公司通過一系列措施,機組運行經濟性大幅提升,年利潤總額較投產第一年大幅增長,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2024年完成全員勞動生產率較投產第一年增幅66.4%,并在2024年成為集團公司首家,同時獲評中電聯“可靠性對標標桿機組”以及“能效對標5A優勝機組”的“雙標桿”燃機企業。
蝶變:從“工”到“匠”,讓奮斗者聽見成長的回響
“沒有公司完整的培養體系,就沒有我現在的成就”集團公司勞動模范、集團公司“十大杰出青年”、中國大唐技術能手陳廣輝說道。
該公司每年制定企業內部技能競賽計劃,每季度在生產部門、各班組開展一次專業競賽,做到以賽促訓,以賽促培。備賽階段,該公司更是舉全公司之力,克服現場人員緊張工作繁重的不利現狀,創造條件將參賽人員送至專業學院及代表性電力企業進行專項脫產培訓,幫助廣大員工快速成長,實現從“工”到“匠”的蛻變。
投產7年來,該公司共參加10次集團公司、地方行業技能競賽和調考,所獲成績均名列前茅,先后培養出全國電力行業優秀技能選手1人、江蘇省電力行業技術能手2人、集團公司技術能手3人、集團公司優秀技能選手1人、集團公司優秀調考選手1人、江蘇公司技術能手1人、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3人、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1人、常州市企業首席技師3人。職稱及技能鑒定方面,該公司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76 人,占員工總數60.8%,技師及以上等級48人占員工總數38.4%,除新入職人員外,生產技能人員全員達到高級工及以上技能等級。
傳承:打造新時代燃機企業“人才鐵軍”
一個人的優秀不是優秀,整個團隊的優秀才是真優秀。金壇熱電公司創新建立內部培訓師制度,要求內部培訓師“一老帶一小”,與新員工簽訂師徒合同,手把手進行崗位實操技能的培訓。通過加大徒弟月度考試及競賽成績連帶師傅進行獎懲力度,充分發揮“老帶新、傳幫帶”作用,調動師徒學習熱情。同時該公司依托“卓越青年”計劃,組織“卓越青年”計劃學員與新員工簽訂“結對子”協議,促進師徒共成長、同進步。
在日常工作中,該公司要求關鍵崗位的核心員工定期整理工作心得,將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部門班組內進行分享,一方面通過分享經驗發現人才,另一方面做到“即使人走了,知識也能留下”,實現關鍵崗位的人才儲備,達到有效保留企業智力資本的目的。同時,該公司要求參加外出培訓人員把學習到的知識在公司、部門或班組內進行二次分享,實現成果轉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