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的大唐柬埔寨斯登沃代水電站,暴雨砸在廠房屋頂。掛職于東投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柬水生產運維部主任的孟啟正靜靜伏在宿舍桌案前。臺燈的光暈籠著兩份“作業(yè)”,左邊是反復修改的《水網(wǎng)五站一體化集控可行性研究報告》,頁腳被他習慣性折起,這是多年來在陜西發(fā)電公司水電事業(yè)部蜀河廠站工作時養(yǎng)成的標記習慣;右邊是女兒從國內寄來的數(shù)學試卷,承載著女兒對他深深的關愛與牽掛。此刻,身后綠蘿的葉尖正墜著斯登沃代河的水珠,與三秦大地的月光遙遙相望。
2018年,該廠站啟動5號機組A級檢修工作,孟啟主動請纓,從管理干部重新回歸一線。那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役”始于一個冬夜。重達40噸的轉輪體因油缸參數(shù)異常被迫返廠,卻在除夕夜“歸家”時遭遇道路滑坡。漫天飛雪中,孟啟獨自冒雪驅車300余公里趕往滑坡路段,確認路基情況,并聯(lián)系工程車司機。他有序指揮車隊,在積雪和滑坡中開辟出一條路。凌晨4點,轉輪體終于被牽引回廠房。
2024年初春,柬埔寨斯登沃代水電站迎來一位新的“戰(zhàn)友”,孟啟以副總工程師的身份踏上柬埔寨這片土地。跨越國界工作生活,語言是橫在孟啟面前的“第一座大山”。他借助手機軟件練習英語和簡單的高棉語。隨后,他帶領團隊完成多項技術革新,陸續(xù)取得國家級科技成果2項,海投公司級1項,軟件著作1項。結合集團公司技術管理要求,他組織修訂多項生產管理制度,并推行技術管理臺賬數(shù)字化管理。柬水公司持續(xù)保持安全生產穩(wěn)定,設備運行可靠性達100%。與此同時,他重點推進中柬人才培養(yǎng),通過中柬員工師徒“結對子”、技能培訓等方式,培養(yǎng)出大批柬籍技術骨干。柬籍骨干們在集團公司水電運行競賽中獲得團體第二名,更是在2024屆在柬中資電力企業(y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憑借在技術攻堅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突出貢獻,孟啟獲評2024年度中國大唐先進工作者。
今年清明節(jié),柬埔寨斯登沃代水電站的員工宿舍內,孟啟接通視頻電話。屏幕中,女兒興奮地展示手中微型水輪機模型,“爸爸你看,這個葉片會轉,同學們都知道你在造‘水電積木’。”1月5日至19日,他在短短15天完成8項自主技改,且項目技改難度、工作量、工期之短均創(chuàng)歷史最優(yōu)。如今,集團公司首個電站、電網(wǎng)集控中心建設項目——水網(wǎng)五站一體化集控系統(tǒng)建設正在穩(wěn)步推進,目前已完成可研上報、立項和技術文件編制等工作。“當年靠雙腿跑出來的經驗,現(xiàn)在用科技賦能。”他感慨地說。?
從秦巴山麓深處到湄公河支流畔,孟啟用14年光陰詮釋何為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