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轉型發展的風口浪尖,如何為新能源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助力集團公司綠色低碳轉型,是科研工作者必須思考探索的重要命題。”
敢于擔當、永不言敗,他就是在能源轉型道路上不斷求索的“90后”業務骨干,大唐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新能源所副所長周元貴,2016年6月畢業于武漢大學,集團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科研總院“青馬工程”學員,先后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發明專利獎、萬眾創新獎等多項獎勵。
立足水電 技術手段賦能企業提質增效
“立足企業自身需求,深度挖掘企業提質增效潛力是我們的職責,如何才能幫助企業做到效益最大化、設備智慧化、管理科學化?”
面對服務區域內水電企業技術需求迫切,設備管理手段單一,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迫在眉睫的現狀,周元貴主動扛起責任,強化自主學習,系統挖掘現有水電企業設備、管理問題本質,并提出多項切實可行的技術改進建議。記不清多少個日夜奮戰,他帶領團隊編制水輪機調節系統仿真建模平臺,一鍵實現全過程仿真,大幅提升試驗優化效率,一舉攻克了雙調式水輪機調節系統建模及參數實測難題,系列技術報告一次性通過專家認證。
期間,他積極研究“兩個細則”相關規定要求,并結合服務區域內不同水電機組運行特點,制定了“一廠一策”水電機組一次調頻及AGC優化策略,顯著提升了水電企業“兩個細則”盈利能力,相關研究成果先后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萬眾創新一等獎等榮譽。隨后,他舉一反三、對標行業,系統編制了水電自動化全過程技術支撐工作方案,快速有序建立起水電自動化技術保障體系。
他善于思考、勇于創新,憑借“初出茅廬”的韌勁與闖勁帶領團隊披荊斬棘,獲得服務企業廣泛好評。
聚焦光伏 多點發力促進團隊能力提升
“新型電力系統下,我們應該結合當前形勢,緊抓機遇、主動作為,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用技術手段助力發電企業‘二次創業’道路走深走實!”
面臨能源革命深入推進,在筑牢日常水電服務工作同時,他進一步將工作重心向新能源、新業態傾斜,積極帶領團隊開展新能源源網協調技術研究,并率先于新疆試點了光伏電站一次調頻技術應用,系統技術指標遠超標準要求,一次性通過第三方認證測試,為后續高比例新能源并網支撐技術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向決定了努力的價值,學習決定了眼界的高度。”在能源轉型攻堅道路上,周元貴不斷以高標準、嚴要求督促著自己、影響著他人。面對新能源快速發展新機遇,作為新能源方向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周元貴立足太陽能光伏服務中心建設,全力開展專業所內部光伏技術培訓,經過不斷打磨與實踐,快速從零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勇于擔當的光伏技術團隊,完成了服務區域內新投光伏電站低效光伏子陣分析及優化工作,并持續為光伏光熱項目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圍繞完善新能源技術體系建設,他負責申請光伏CMA檢測參數14項,自主培養光伏專業技術骨干4人、水電自動化專業技術骨干3人,已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風電、光伏、水電檢驗檢測力量。同時,他還系統梳理新能源業務和技術攻關方向,編制新能源所業務發展規劃報告,并參與集團公司儲能重大攻關項目課題研究,協助集團公司編制《儲能技術調研報告》《光伏技術標準體系報告》,實現了個人及團隊技術能力縱向持續深入、橫向多元化發展同時,逐步建立完善了新能源技術體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能源轉型征程中,周元貴目標明確,銳意進取,以不變的初心帶領團隊在助力集團公司綠色低碳轉型、“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持續奮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