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5月5日,22歲的他作為一名大學生第一次參加了無償獻血;2023年6月29日,頭發花白的他再次出現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門前的獻血車上。30年來他無償獻血多達50次,累計捐獻全血18800毫升。他就是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綜合計劃處經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系統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院兼職教授吳疆。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并獲得集團公司“最美大唐人”稱號。
從學子到中堅 ?30年獻血成習慣
30年,吳疆從圖書大廈、獻到西單廣場的愛心小屋,從馬甸血液中心、獻到前門肯德基、公主墳城鄉、地壇公園、王府井大街等等更多的街頭獻血車。30年,隨著差旅的足跡,吳疆把無償獻血的習慣,一直帶到上海、長沙、濟南、烏魯木齊等全國各大城市。30年,吳疆珍藏的44本紅色的無償獻血證書,從手寫到機打,從本冊到卡式,從形式各異到數據統一,從各自為政到二維碼聯網,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血液管理的演進,也記錄了中國百姓無償獻血的歷史。30年,從學校指標,到單位組織,從自主踩點,到接收手機、網絡的獻血需求信息,社會環境在變,獻血方式在變,吳疆無償獻血的心愿沒有變。30年,從莘莘學子到人生中堅,從新鮮好奇到淡然處之,與讀書一樣、無償獻血已經成為吳疆一生的習慣。

從“非典”到“新冠”? 艱險中血色更鮮艷
2022年最后一個月,恰逢北京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吳疆身邊的同事、朋友、親屬一個個相繼感染,辦公室受控出勤率要求越來越低,網絡、手機里血源緊張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氣氛之下,吳疆沒有退縮,主動咨詢無償獻血有關條件與最新要求,積極尋找還在對外接待的獻血機構,最終于2022年12月26日欣然來到六里橋新生活廣場無償獻血400毫升,在首都北京最需要最緊缺的時刻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新冠三年,吳疆克服各種阻礙,努力堅持著每半年一次的獻血習慣,并非因為自己是勇士與超人,只是希望在這樣的時刻,為這個社會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實實在在的事情。
越是艱險時刻,越是逆行而上、奉獻更大價值,這樣的選擇已經不是吳疆的第一次。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肆虐京城,由于疫情突如其來,專用藥物缺乏,一時間人人自危,提高免疫力、減少風險成為大眾共識,胸腺肽、球蛋白成為最熱門俏貨,平時就被一些人視作畏途的無償獻血更是門庭冷落。2003年5月6日,當從廣播、電視得知首都北京的醫療用血極度緊張,只能依靠兄弟省市的血源來平衡,吳疆毅然登上前門街頭采血車無償獻血400毫升。
從無害到促換 ?一輩子當成幾輩干
30年無償獻血,吳疆只獻全血,真材實料。按照普通成年人4000-5000毫升血量來計算,吳疆50次累計18800毫升全血,相當于4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總量,亦意味著吳疆自己比其他人血液新陳代謝多更新了4次!社會上總有擔心獻血損害人體健康的顧慮與傳言,而吳疆用自己30年的親身實踐證明了,獻血不但無害,而且有益身心健康。
吳疆長期堅持運動健身,從未受到獻血的不良影響,包括大運動量耐力項目,他從2004年開始數十次馬拉松、越野跑(含多次百公里超長距離)、多次鐵人三項賽事,兩次橫渡瓊州海峽、并作為隊長入選第三屆中國戶外金犀?!白罴褕F隊”。2005年開始,吳疆15次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攀登,游泳橫渡海拔4400米以上的西藏三大圣湖,多年滑雪及海拔5000米登山滑雪,各種高海拔高寒極限運動,均向大家有力證明了獻血并不影響健康。
長期獻血通過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的生命質量。吳疆通過比普通人多4次的血液煥新,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一輩子做幾輩子的事,人生軌跡多棲跨界。在能源領域,吳疆是大唐集團最早的教授級正高級工程師,是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系統專家委員會委員;在經濟領域,吳疆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院兼職教授,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多家媒體專欄作者,長期從事產業經濟、行業管制、戰略規劃等政策研究。30年來,吳疆獨立出版學術著作5部、論文文章100余篇、累計200余萬字,主要作品榮獲全國能源軟科學研究一等獎,多次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

從獨行到組團 ?正能量傳播更深遠
吳疆無償獻血30年,從最初的好奇,到承擔單位任務,從個人習慣,到有意識踐行公益,經歷了從“獨樂樂”到“與人樂樂”、從燭光到星空的升華。
2003年,吳疆無償獻血十周年之際,曾在“北京供電報”上發表《血鑄中華》的文章,與同事們分享自己對于無償獻血的感受。吳疆從自身經歷出發,以學者的嚴謹與深邃,將獻血者總結為好奇型、任務型、沖動型、奉獻型、自主型等不同類型,將獻血活動提煉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種體現、現代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部分、極具潛力的一項產業與事業、意義深遠的一個社會文化平臺。言出而踐,此后的20年,吳疆均是將無償獻血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來踐行、來堅持、來宣傳、來推廣。
獻血是一種習慣,宣傳推廣獻血也可以是一種習慣。“代謝自身真心話,奉獻愛心外人觀,減重降脂算添頭,細水長流慢慢來。”在日常生活中,吳疆依托自己的切身經歷與感受,在任何時候都會不遺余力地宣傳“獻血對人無害”“獻血不影響大運動量”“獻血促進新陳代謝”……吳疆從不發朋友圈,但獻血之后經常通過一對一微信聊天的形式、向朋友同事發送有關信息,通常一發即上千人,并因大家的各種積極回應而樂此不疲。
吳疆既不是明星、也不是網紅。因此他只能從身邊人開始、以自己作為真實案例來說服人、感染人。這樣在吳疆的帶動與鼓勵下,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獻血、體驗獻血,有些人已經堅持下來、累計獻血量上千。有的人是四十歲以上的男士,通過吳疆的宣傳,激發出動力去體驗獻血,減脂減重而神清氣爽;有的是從沒獻過血的年輕朋友,通過吳疆的分享,鼓足勇氣體驗人生的第一次、而為自己感到驕傲;有的是有一定公益意識的愛心人士,通過吳疆的介紹,很高興找到獻血這樣安全規范可持久的公益活動、讓自己人生更有成就感;更多則是吳疆所在的登山團隊山友、馬拉松跑團等戶外運動群體,通過吳疆的身體力行實踐案例,欣然發現獻血并不影響運動。
時光荏苒,一晃就是30年。無償獻血對于吳疆,既是一個生活習慣,也是一項公益活動。吳疆現在只希望保持身心健康,堅持獻血一直到有關規定的最高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