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顆粒摻燒成功!機組負荷穩定!各設備參數正常!”隨著集控室里值長的一聲聲匯報,雷州發電公司發電部主任李聰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其實在一個月前,大家的心里還都沒底:“生物質顆粒摻燒?這對設備會不會有什么影響啊,會不會造成參數不穩定啊?”發電部副主任石軍偉在項目研討會上忐忑地說道。
“老石啊,不是我說你,公司從投產到現在,咱們什么困難沒經歷過,什么挑戰沒克服過?生物質顆粒本身就是一種‘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質顆粒摻燒也是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但能節約燃料成本,還對落實雙碳目標有重要意義,而且當地正好有這資源,這么好的項目為啥不做?”鍋爐主管李建坡難掩對新技術的渴望。
“聽我說一句,生物質顆粒是一定要摻燒的。”思考了半天的李聰終于說話了:“但是怎么燒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咱們先調研一下其他公司,制訂一個方案出來,把事故預想和參數變化曲線都研究好,做好萬全的準備,一定要保證燒的好、燒的穩。”
“30噸的生物質顆粒已經運至煤場固定位置。”“摻燒前摸底試驗已經完成,包括摻燒磨的粉管風速和煤粉細度,以及待摻混煤種的煤質報告。”“摻燒可能存在的風險點以及控制預案全部完成。”“當班運行操作人員也已經在仿真機上練習過很多遍了。”隨著一聲聲匯報,讓大家心里有了底。“那就按原計劃,明天正式開始摻燒!”李聰握緊了拳頭。
在正式摻燒的前一晚,李聰翻來覆去睡不著,腦海里不斷想著明天摻燒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控制措施,輸粉管沉積堵塞該怎么辦?磨煤機爆燃如何處理?摻燒生物質顆粒且大量摻燒褐煤時要怎樣調整BTU修正系數?摻燒的邊界值該怎么確定?環保參數會不會超標……
“報告!生物質顆粒摻燒準備工作已經做好,2D原煤倉已經上好摻配生物質顆粒的煤種,機組當前負荷穩定!”摻燒當天的集控室里,每個人都捏了一把汗。
“開始摻燒!”隨著該公司總工程師李大才的一聲令下,混合著生物質顆粒的原煤在磨煤機里磨成了煤粉,噴進了爐膛。“鍋爐壁溫正常,磨煤機振動正常。”“主汽溫和再熱汽溫正常,汽輪機運行正常。”“現場磨煤機各粉管溫度正常。”看著穩定的參數,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能和大家一起攻堅克難,這樣的日子真幸福。”緊盯著火檢情況的李聰心里想著,嘴角浮起了自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