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節,蕭瑟的黃梅山上,到處是明亮耀眼的光伏板,到處是緊張忙碌的建設者……今天一大早,寶雞陳倉山區來了一支特殊的援建隊伍,他們由大唐寶雞熱電廠的24名一線檢修人員組成,年齡從60后到00后,是一支集聚了老、中、青三代人的隊伍。
時間還要追溯到前一天,廠區大院里鑼鼓喧天,氣氛熱烈,廠里為這支援建隊伍舉行了一個簡單送行儀式。此時的陳倉光伏項目建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數十公里的黃梅山上,到處都遇到道路崎嶇,山勢陡峭,原料難以到位。無奈之下,廠里趁著供暖季開始,將稍作喘息的檢修人員整編成隊,向黃梅山開拔了。
整理好前一晚的興奮情緒,這支隊伍于早上8時整準時集合從北灣村乘車出發,沿著盤山公路前往殿溝山區正在施工的22號子陣,進行實地觀摩學習。
“師傅,這個孔需要安裝多大的螺絲?”
“您剛講的桿子安裝前后角度是25度,橫排不能超過多少?”
剛忙完2號機組A修的檢修骨干們體現了他們“鐵軍”的作風,對著光伏安裝問題要刨根問底。現場專家正在為他們傳授光伏場區基礎澆筑和安裝技術的“秘笈”。一群支援者仔細聆聽,不停提問。
“走出來學點新的知識,享受集體生活,是一種收獲也是一種體驗,也為大唐事業盡一份心、出一份力!”燃料檢修班班長張鵬宇說道。
項目部的土建專工毛強強自建設開發就一直堅守在這里,他介紹,“工地條件有限,山體坡陡限制,天氣陰雨導致路滑,你們頭天開工,趕上了風和日麗。”
上午10時,這支隊伍到達了即將施工的18號子陣,車輛行駛到山腳,需要半個小時步行到達海拔1065米的最高點。“這個爬坡抵過去一次健身房,這可是純天然有氧健身,省了一筆費用。”檢修公司電氣檢修班白洋調侃道。山路雖崎嶇難行,但大家個個精神十足,積極投入到18號子陣的258組安裝準備中。
到達目的地后,項目帶隊人李之棟對大家說道,“我們剛完成了A修、小修的接續任務,重大的工程我們都能圓滿完成,面對即將展開的陌生任務,相信你們更能干好,要了解地塊布局、要進入實際熟練技術總結經驗,沒有登不過的峰,跨不過的溝。”
中午12時,隊員們返回項目部辦公地,用過兩葷一素的午餐后,又匆匆投入了正式安裝的工程,將立柱、斜梁、三角連接件、支撐桿等材料由皮卡車拉到了工地。車到不了的地方,便由隊員們一根根搬運到微孔處,每一個安裝區有8根微孔灌注樁、1組固定支架與26塊光伏組件為一個組串,共33組排樁,隊員們逐個將材料整齊碼入到組串旁。“來了就是已經做好了攻堅的準備,迎難而上,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有著多年電氣經驗的專業技術帶頭人高振平說道。
下午15時,隊員們正分兩組進行著安裝,集中組裝成測量放點、標高控制準確的成件。有拿扳手的、有拿標尺的、有拿水平儀的……隊員們紛紛進入“戰斗狀態”。“這是來之前,我自制的測量工具“神器”。目前準備進入試用期,安裝熟練后按照合適角度流水作業,能提高3倍的工作效率!”這是另一組的組長,也是有著過硬技術的汽機專工李建軍描述到他的獨門“寶貝”。看圖紙、找定位、測平衡,規范實施保障質量,干事熱情瞬間燃起。下午17時 ,10余組立柱已陸續“挺直”,伴著暮色,隊員們整理好工具收工下山。
“熱騰騰的稀飯饅頭、涼拌小菜上桌了,大家如果不夠吃,我再給你們添。”檢修公司電氣班劉作強忙前忙后招呼著大家。即將退休的他,希望在攻堅時期發揮最后的余熱,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