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是寶雞熱電廠粗灰庫內部清灰作業第六天,由吳佳峰負責,李筱菲安排的兩輪清灰小分隊已經在粗灰庫下整裝待命。
粗灰庫作為重要樞紐,內部積灰過多會堵塞下料口,連鎖反應又會導致設備整體癱瘓,對粗灰庫的人工清理刻不容緩。好在昨天一場驟雨,涼爽了一些。
進入粗灰庫談何容易,兩層緊閉的人孔門,是橫亙在工作班成員眼前的第一道障礙。尤其是第二道需要內推的門,被內部積灰堵得死死的,任憑門外的檢修人員怎么推搡,都紋絲不動。
這時,劉偉拿來壓縮空氣管,接到人孔門處對準內部猛地吹掃起來。在強大氣壓下,一條通路被吹開,內部堆起的灰山也肉眼可見地坍塌下來,激起一陣煙霧。
終于,第二道人孔門后的積灰被吹開,門能打開九十度。這時,由劉偉帶隊,張海強,外委兩位師傅組成的第一小分隊魚貫而入,第二小分隊由徐晨帶隊,李筱菲,趙昀哲和牛學勇暫時在門外等候交接。
進入粗灰庫后,一股熱浪滾滾撲面而來。粗灰庫內部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空間,位于中心的下料口似草帽般隆起,坡度大約20度,踩在綿密的灰堆上作業,還要時刻注意站穩,稍不留神就會腳底打滑。
和陽光燦爛的外界相比,置身粗灰庫的灰度空間,映入眼簾的只是一片刺目的空白。拿著鐵锨鏟灰的劉偉,很快就被揚起的灰塵迷了眼。逼仄的環境,高濃度的粉塵,哪怕小分隊全副武裝,無孔不入的灰塵還是沾滿了檢修人員的全身。
趁著下料口排放完成的間隙,劉偉小分隊立即出來交接,此時布滿粉塵的劉偉,像是在面粉堆里打了個滾,汗水混合著灰塵,在米色工服上留下黑白相間的印記。
接棒的徐晨拎起鐵锨,緩步走到下料口附近,對內部積灰一頓猛鏟,剎那間灰塵通過下料口紛紛落下。
在兩隊交替作業下,清灰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一鏟又一鏟的積灰通過下料口排放而出。灰庫底,一輛輛滿載積灰的卡車正蓄勢待發。遠處,夏日正用一抹蔥蘢的綠色裝扮著千河沿岸,給勞動者以心靈的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