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工,等交通恢復了,您一定第一時間撤回來啊!”“不行,我得堅持把這3個項目的監理工作做完。”2022年11月10日,在因疫情滯留新疆哈密的第51天,北京中唐電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監理工程師齊靜在與同事的電話通話中,堅定地說道。
一場信念不改的毅然堅守
2022年9月20日,齊靜抵達哈密,開展集團公司年內投產的保供風電項目及系統外風電項目塔筒設備的現場監理工作。當時的齊靜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在哈密一待就是近三個月時間……
按照當地政府的統一安排,在所居住的賓館觀察7天后,9月28日,齊靜趕到塔筒設備制造廠家,開始現場監理工作。在駐廠監理10多天后,哈密當地疫情形勢惡化,因疫情防控要求,齊靜無法再進入塔筒制造廠工作。這之后一個多月的時間,獨自一人在賓館房間的齊靜,每天通過微信、電話的方式與制造廠聯系人、項目單位聯系人保持聯絡,及時了解設備排產計劃和生產進度等信息。同時,齊靜采用遠程視頻見證的方式,對塔筒生產環節中的每一個監理見證點進行見證,發現質量問題第一時間開具通知單,驗收完成后開具設備放行單,監理見證表、監理工作簡報等各項文件全部按時保質完成。雖然不能進廠現場監理,但是在齊靜堅持不懈的努力下,3個項目塔筒設備的生產進度一點都沒有耽誤,一套套塔筒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計劃如期發運。
11月6日,因疫情防控需要,齊靜所居住的賓館采取了臨時封控管理措施。不想給公司添麻煩、也不想讓家人擔心掛念的齊靜,選擇了獨自堅持。為了節省生活必需物資,齊靜緊衣縮食,堅持到第4天,仍然沒有收到何時解除封控的消息,一方面感覺到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險逐日增加,一方面生活物資即將消耗殆盡,齊靜的內心既緊張又恐慌,情緒幾乎在失控的邊緣。她不顧一切地沖下樓,被賓館樓下的“大白”志愿者攔住。在向“大白”訴說了情況并求助后,“大白”安慰她不要擔心害怕,自己會盡全力幫忙,并且送給她三塊馕餅和兩個饅頭。情緒穩定了很多的齊靜返回房間,看著手里的馕餅和饅頭,“大白”的善良、友愛讓她感動的淚水模糊了雙眼。
一場共渡難關的千里馳援
11月7日,齊靜所在的西北監理區域項目部區域經理李必樂和監理項目管理部副經理崔忠帆,通過電話先后了解到了齊靜的突發情況。心急如焚的二人迅速行動,一場跨越千里的暖心救援就此展開。
崔忠帆將情況匯報咨詢公司領導后,公司高度重視,齊靜的安危和健康也牽動著“咨詢之家”全體“家人”們的心。首先,為了消除齊靜的恐慌緊張情緒,大家輪流定時電話聯系齊靜,公司領導和工會通過電話、視頻開導疏導齊靜,一句句暖心的話語像一股股暖流流進齊靜的心里,她的心里越來越暖、越來越踏實,從最初的擔心害怕逐漸轉變為安全感滿滿。
同時,咨詢公司調動各方力量,多方聯系,爭取盡快為齊靜建立起與當地社區的聯系以及生活必需品的采購渠道。作為部門負責人,崔忠帆主動承擔起了總協調的角色,他也是最著急最坐立不安的那個人。在崔忠帆的安排部署下,大家分工協作,項目經理武亮負責聯系哈密當地齊靜工作的塔筒制造廠方和廠方總部,尋求協調幫助;區域經理李必樂負責與在哈密工作的其他監理公司的工程師們取得聯系,詢問能否幫忙解決難題。同時,在北京本部的領導同事們第一時間與物資集團重工事業部等兄弟單位、與項目單位溝通聯絡,并與金風科技等有業務往來合作的新疆當地企業取得聯系,多方溝通協調,想方設法馳援“家人”。
經過不懈的努力,11月9日晚,第一批由當地社區配送的物資終于到達齊靜的手中,遠在千里之外北京的“家人”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隨后,在當地工作的其他監理公司的工程師們邀請齊靜加入了他們所居住社區的“社區采購群”。11月10日,通過“社區采購群”的渠道,齊靜預訂到了一些生活物資,暫時解決了物資匱乏的困境。
“咨詢之家”“家人”們的溫暖救援,齊靜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與同事的電話通話中,齊靜幾度哽咽,她說:“公司和組織的關愛,讓我感到身為‘大唐咨詢人’特別自豪。”雖然一個人身處異地他鄉,又遭遇了人生中特別的經歷,但是“咨詢之家”的溫暖使她在困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公司和組織永遠是她強大的“主心骨”,“家人”們就是她最堅強的后盾。
有了這次難忘的經歷,更加堅定了齊靜努力工作、為公司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她說,等疫情形勢緩解了、一切恢復正常秩序了,一定堅持完成3個項目塔筒的監理任務,為保供任務務期必成盡一份力。
在2022年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的形勢下,齊靜的故事是遍布于全國各地的咨詢公司一線工程師的一個縮影。從茫茫戈壁,到廣袤草原,再到江南水鄉……無論身處何地的工程師遭遇任何不同程度的困難,“咨詢之家”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組織的關心和溫暖都會及時出現在“家人”們的身邊。正是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家”的溫度融化“寒冬”的冰雪,保證了監理監檢各項工作有序順利推進,為采購質量本質安全保駕護航!